话说,最近这国际形势,真是让人眼皮直跳。
俄乌那边打得热闹,欧洲诸位大佬又开始琢磨“独立自主”了。
这就挺有意思,欧洲工业底子那么厚,居然还要十年才能重建国防。
这事儿,让我想起了咱们自己的事儿。
新中国那会儿,比现在可难多了。
老蒋留下的烂摊子,百孔千疮,外头还有人虎视眈眈。
搁现在流行的话说,就是“地狱开局”。
这要换一般人,估计早躺平了。
可咱没躺,硬是靠着计划经济,把重工业给搞起来了。
有人说,要是当时搞市场经济,发展更快。
这话乍一听,好像有道理。
市场经济嘛,多自由,多有活力。
但问题是,新中国那会儿,要钱没钱,要技术没技术,就剩下一腔热血。
资本这玩意儿,最精明,都是哪儿赚钱快往哪儿钻。
您想想,让当时的资本家去搞钢铁厂、造拖拉机?
他们才不干呢!
利润薄、周期长,还不如开个纺织厂、化妆品厂来得快。
所以,计划经济就成了当时唯一的选择。
国家把资源捏手里,该干嘛干嘛,不用看资本家的脸色。
当然,计划经济也有毛病,效率不高,灵活性差,但它好歹把重工业给立起来了。
这就好比地基,地基打好了,上头才能盖高楼大厦。
看看那些亚非拉国家,当年不少也是想走捷径,直接搞轻工业,结果呢?
经济是起来了,可核心技术没掌握,到头来还是得看别人脸色。
就说染料这事儿,有些国家到现在还得靠咱们浙江的企业,你说尴尬不尴尬?
这就好比种地,你光想着摘果子,不施肥,不耕地,能行吗?迟早得把地给折腾坏了。
说到这儿,又得提俄乌冲突了。
乌克兰手里没家伙,打仗都得靠别人支援,这仗打得憋屈啊。
欧洲也差不多,仗着美国撑腰,自己的国防工业荒废了,现在想独立自主,晚了!
十年,十年才能缓过劲来,这代价可不小。
咱们当年搞“两弹一星”,那真是勒紧裤腰带搞出来的。
钱老说过,要不是那时候搞出来,后来就没机会了。
为什么?
因为人家不让你搞!
所以说,自力更生,这四个字,重千钧!
不是说闭关锁国,而是手里得有家伙,心里才有底。
现在咱们日子好过了,市场经济也搞得风生水起。
但老祖宗的教训不能忘,手里得有粮,心里才能不慌。
市场经济好比是精耕细作,计划经济好比是开荒拓土。
两者各有千秋,关键得看用在什么地方,什么时间。
时代变了,玩法也得变。但有些东西,是亘古不变的。
